随着全国各地进入夏季高温季节,为了加强劳动者在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下的保护,预防职业性中暑的发生,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,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的专家们提醒大家要重视高温天气的防范,警惕职业性中暑的隐患。
高温作业与高温天气作业的定义
高温作业是指在气温异常升高、强烈热辐射或高湿度环境(相对湿度≥80%)下进行的工作,湿球黑球温度指数(WBGT指数)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场所,例如金属冶炼、铸造、纺织印染和玻璃制造等。高温天气是由气象主管部门发布的日最高气温超过35℃的天气,而在此期间进行的野外考察、露天搬运、建筑施工等作业称为高温天气作业。
职业性中暑定义与症状
职业性中暑指的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,由于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导致的急性疾病,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障碍。根据《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》,中暑分为中暑先兆和职业性中暑(包括热痉挛、热衰竭及热射病),严重时可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,甚至危及生命。
职业性中暑的预防措施
用人单位的“十要点”
1. 降低作业场所温度:优先使用新技术、新工艺和新材料,以降低高温危害。
2. 提供阴凉休息场所:在高温工作环境中设置休息场所,确保良好通风或配备空调。
3. 有效隔离作业热源:设置隔热装置,确保劳动者不受热源影响。
4. 开展职业健康检查: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,确保他们适合高温环境。
5. 开展职业健康培训:普及高温防护和中暑自救知识,提高自救互救能力。
6. 科学安排作业时间:根据天气预报合理调整作业时间,增加休息频次。
7. 保护特殊职业人群:怀孕女职工及未成年工不得从事高温作业。
8.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:劳动者应佩戴适合的防护用品,避免直接阳光照射。
9. 提供防暑饮料和药品:为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饮料和必要药品。
10. 做好应急救援演练: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,并定期开展演练。
劳动者的“四要素”
1.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:在高温环境下多次少量饮水,保持身体水分。
2. 了解高温天气作业注意事项:关注气温变化,合理安排工作,以减少中暑风险。
3. 合理饮食:在夏季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,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。
4. 规律起居:保持充足的休息,避免在空调直吹下睡觉。
职业性中暑的应急处置
1.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,转移至阴凉处休息。
2. 平卧并适当脱去衣物,以利降温。
3. 使用凉毛巾或冰袋放置在颈部及腋下,并适当喷洒水以帮助降温。
4. 清醒的情况下,给予含盐或电解质的饮料补充。
5. 密切观察病情,并尽快送医。
维持劳动者的健康是企业的重要责任,918博天堂将与各位携手共创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,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,让每一位工作者在每个高温季节都能安心工作,健康生活。